大傢旅行出差一定要盡可能坐高鐵,不僅更加的舒適安全,還能在中國高鐵這盤大棋中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中國高鐵年年虧損,但卻年年新建,看看這背後到底是怎樣的一盤大棋。
1978年我國一位老人訪問瞭日本,體驗瞭時速220公裡的新幹線列車。他意味深長地說瞭一句‘這樣的車,非常適合我們吶!’老人的認知是超前的,因為直到1997年時,我國列車的平均時速才隻有四十幾公裡每小時,從北京到深圳得花費兩天三夜的時間。這對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中國來說,太慢瞭!
要提速的話,有兩個方向,要麼像美國一樣,大量修建機場,客運靠飛機,貨運靠鐵路。可行不通,數據顯示美國每平方公裡平均35人,而中國每平方公裡約150人。東南沿海地區甚至可以達到300人左右。航空業自然也是要發展的,但要想將中國這廣博大地上的城市串聯起來,讓人、物、錢,在這片土地上高速運轉,還是得靠鐵路,所以建高鐵就勢在必行!
可問題是,怎麼建?這就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瞭,2004年原鐵道部公開對外招標,采購200公裡長的動車組,共計200列,這是很大一筆訂單,是中標的公司很久的銷量瞭。但是招標公告上清晰地列瞭三個要求:第一,關鍵技術必須轉讓。第二,價格必須最低。第三,必須使用中國品牌。這就等於告訴對方,錢我可以給,但我得要核心技術。就這樣經過瞭多次談判後,我們終於搞定瞭高鐵技術來源的障礙。
別人的技術需要引進,但我們也不一定直接用,消化吸收之後才是我們自己的。所以另外一條自建京滬高鐵的方案在1994年提出在2007年敲定最終方案。預算從520多億最終升到瞭2209.4億。是當時中國歷史上第二大投資項目,僅次於三峽工程。到2020年覆蓋主要中心城市的八縱八橫已經完成瞭70%,總裡程3.6萬公裡,占全球高鐵總裡程的三分之二。
不看大局,我們很難發現這盤高鐵大棋到底有多大,看上面的城市群圖片,對標紐約、倫敦等世界級城市群的長三角城市群是如何建成的?如何把江浙滬皖連接到一起?用高鐵極大的縮短空間距離是唯一的辦法。
這就是為什麼前幾年印度也想學我們修建高鐵的原因瞭,結果幾年過去瞭,連一公裡都沒修起來,因為實在是太貴瞭。建造成本和運營成本之高,根據國鐵集團發佈的《2020年上半年審計報告》光2020年上半年就虧損瞭955.43億元,賣票賺的錢,連利息都不夠的。難道費這麼大力氣,就搞出這麼個賠錢貨嗎?
可回想初心,我們為什麼要建造高鐵?因為要致富,先修路嘛!一篇論文表示高鐵可以顯著提升沿線城市的GDP,高鐵每投資一億元就能讓周邊城市增加1.8億元的GDP。湖南省晃州鎮高鐵新村,原本是貧困村,但高鐵通瞭之後,原來的貧困戶,現在人均月收入達到瞭2000元以上,超過以前一年的收入。所以高鐵的賬是國傢虧錢沒關系,隻要老百姓能富裕起來,那就值瞭!
為祖國點贊!